国内最大的配资app
互联网炒股融资 独家 |谷歌致中国合作伙伴信曝光:仍将发布完整源代码至AOSP
发布日期:2025-03-30 21:07    点击次数:137
 

互联网炒股融资 独家 |谷歌致中国合作伙伴信曝光:仍将发布完整源代码至AOSP

一则“谷歌将终止开源安卓”的消息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互联网炒股融资。

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移动操作系统之一,AOSP是安卓系统的核心部分,支持着全球超30亿台智能设备。在业内看来,如果真的采取闭源,将会对现有安卓生态带来巨大冲击。但记者对多位谷歌的合作伙伴进行采访时了解到,谷歌目前确实对安卓开发模式进行了变更,但该公司同时向合作方强调,调整并不意味着Android将转向闭源。

在第一财经独家获得的一份谷歌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沟通信中,谷歌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工作流程变更,以简化Android的开发模式,但我们仍然致力于继续为所有后续版本将所有相关平台项目的完整源代码发布到AOSP。”

一家与谷歌深度合作的厂商在评估此次安卓变更带来的影响时对记者表示,“大家仍可以依照Early Access Program(早期体验计划)、合作协议取得最新的AOSP或branch(分支),我们认为对合作方没有影响。”

但长久来看,在谷歌发出正式辟谣前,没有人可以彻底否认谷歌未来闭源存在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在移动市场拥有高占比的系统,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将影响着生态链上的生存者。

合作伙伴信曝光

3月28日,第一财经记者从谷歌多位中国合作方了解到,谷歌已向全球合作伙伴发布关于Android平台开发工作流程变更的通知,主要内容涉及开发分支转移、AOSP主分支变化、合作伙伴贡献方式及特定分支开发情况等方面。

AOSP是安卓开源项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的简称,也是谷歌在Apache 2.0许可下发布的一个操作系统。Apache 2.0此前允许任何人使用、分发或修改和分发基于AOSP的操作系统,而无需支付任何许可费用或发布源代码。

为了平衡AOSP的开放性及其产品开发策略,谷歌此前维持了两个主要的安卓分支:公共AOSP分支和内部开发分支。是否关闭公共AOSP,这也是引发此次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给合作方的信件中,谷歌提到,“从2025年3月27日起,我们将把Android平台开发转移到单个内部开发分支。这将帮助我们更快地行动并简化Android开发。 少量最初在AOSP中开发的项目将把开发转移到内部分支。”

此前有媒体猜测,谷歌将不再维护目前AOSP的公共分支,并逐渐关闭相关的支持性资源。这也是引发“谷歌终止开源安卓”消息的核心所在。但从上述谷歌给合作方发布的信件中,谷歌依然坚称将持续开源政策。

谷歌在信件中称,“我们仍然致力于继续为所有后续版本将所有相关平台项目的完整源代码发布到AOSP。”

对于变更的部分,谷歌向合作方解释道,“在此更改之后,AOSP主分支上的CI构建和测试覆盖率将停止(ci.android.com上将不再有aosp-main构建)。我们在AOSP中发布的发布分支(例如android15-release、android15-tests-dev)的CI构建将继续。AOSP主分支将被锁定并设置为只读,可以上传更改以供审核,但它们不会被合并。”

谷歌称,对于合作伙伴对尚未发布的未来Android平台所做的贡献(无论大小),建议通过作为Android早期访问计划一部分共享的合作伙伴Gerrit分支(例如25Q2-fs-release)或直接在测试套件开发分支(例如stage-25Q2-ts-dev)上上传更改。

“Google员工将审核、挑选和合并这些更改到我们的内部Gerrit中。任何此类接受的更改都将成为我们下一个AOSP版本在其各自发布分支上的内容。 针对AOSP中的android-latest-release分支,合作方也可以上传更改以供审核。”谷歌表示,对于Android 15和更早版本的测试套件贡献,合作伙伴应继续将CTS、VTS和GSI更改挑选到AOSP中的测试开发分支。尽管测试更改不会自动合并到内部Gerrit中,但Google员工将审核、挑选和合并这些更改到我们的内部Gerrit中。合作伙伴可以继续使用来自AOSP测试开发分支的ToT CTS、VTS和GSI CI构建来验证其测试失败的修复。

同时,谷歌方面向合作方强调,Android X和Android通用内核分支将继续在AOSP中开发; 作为此公告的一部分,这些分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对于谷歌对安卓开发模式变更,一位与谷歌长期合作的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核心的变更主要就是谷歌将逐步把公共分支Android转至internal branch(内部分支),停止real-time(及时)更新public branch(公共分支),但我们认为谷歌这个举动是为了节省开支,通过减少合并冲突来提高效率。未来谷歌仍然将在开发结束后继续发布final source code(最终源代码)。

“消息出来后,我们也在评估,但是目前看这对合作伙伴也没有太多的影响,大家还是可以通过协议获得最新的AOSP。”上述负责人说。

而另一家科技企业则对记者表示,“变更之后,外部代码贡献者确实更加难以追踪安卓的进展,所以我们也会持续观察和安卓的合作变化。”

他对记者表示,目前ASOP官方发布了新的信息,android-latest-release(安卓最新版本)清单将始终引用最新的发布分支,该清单可直接与代码库搭配使用。所以也建议平台开发者使用android-latest-release(而非aosp-main)构建AOSP并为其作出贡献。

为何变更?

虽然谷歌并没有公开回复此次变更的细节,但在伙伴信中,谷歌称是为了简化Android的开发模式。这与谷歌此前给海外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的回复一致。

在谷歌的两个主要的安卓分支中,任何人都可以访问AOSP公共分支,而谷歌的内部分支仅限于拥有谷歌移动服务(GMS)许可协议的公司。

虽然一些操作系统组件,如安卓的蓝牙堆栈,是在AOSP公共分支中开发的,但大多数组件,包括核心安卓操作系统框架,都是在谷歌的内部分支中私下开发的。

同时,由于谷歌在其内部分支中开发了大部分安卓,因此公共AOSP分支通常远远落后于私有分支,这种差异迫使谷歌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公共AOSP分支和它的内部分支之间合并补丁。由于分支的不同,合并冲突经常出现。

这或许成为了谷歌变更安卓规则的重要导火索。Android Authority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位程序员给安卓系统提交了一个补丁,允许系统里的放大镜工具放大导航栏以及输入法的界面。但由于在公共AOSP分支和内部开发分支设置的列表末尾长度不一样,从而产生了合并冲突。虽然这个特定问题的修复很简单,但是当集成到谷歌的内部分支中时,许多其他AOSP补丁会触发类似的合并冲突。

这样的合并冲突可能不计其数,这也是谷歌所说的放弃目前的Android开发策略,转而将所有开发转移到内部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消息称,AOSP 维护涉及超 3000 万行代码、200 多个并行开发分支及全球数千名开发者协作,2024 年运维成本即达 8.3 亿美元。东吴证券分析指出,闭源节省的资源将转向Gemini大模型等AI领域,以应对OpenAI和Meta的竞争。但这一说法并未获得官方确认。

在转向内部开发后,谷歌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安卓将成为闭源。而在上述内部信中,谷歌同样也向合作方释放了信号:AOSP主分支(公共分支)将被锁定并设置为只读,可以上传更改以供审核,但它们不会被合并。

从目前各方的反馈来看,谷歌这一动作如若施行对业界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本质上谷歌希望优化开发效率并强化对安卓生态的控制,并非完全放弃开源。因此,对普通用户和主流厂商影响有限,但如果说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由于AOSP公共分支的锁定,导致一部分硬件开发者无法及时了解到安卓代码的迭代过程。

有分析认为,谷歌这一转变简化了安卓操作系统开发,但可能会影响新版本开发和bug减少的速度,不过对用户来说,总体效果或许难以察觉。此更改对大多数开发人员的影响也很小,一方面,应用开发者不受影响,因为这只适用于平台开发。而平台开发人员的工作通常基于特定的标签或发布分支,而不是主要的AOSP分支。

但对于未获得GMS授权的厂商,例如部分智能家居或国内小众品牌或许将无法实时跟进代码变更,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可能滞后数月,需依赖旧版本或付费合作。不过,有开发者对记者表示,智能家居这类用旧版本也已足够,另外还可以选择linux原生的方案。

在传言发酵后,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开源精神在硅谷逐步倒退。

过去,谷歌宽松的许可结构缔造了“安卓王国”,包括三星、小米、OPPO以及各类智能硬件等都基于AOSP定制开发了自己的安卓系统。而现在,如若AOSP的实时透明性丧失,开发主导权进一步集中于谷歌及其合作伙伴,安卓生态走向封闭也是不可否认的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刘晓洁对此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李娜

相关阅读 谷歌安卓开发或转向封闭,对业界影响几何?

短期影响有限,不过长远看这对谷歌也是险招。

459 03-27 21:54 DeepSeek官宣V3小版本升级强在哪,被赞“开源里程碑”

这一模型迭代可能预示着R2模型将是另一个重大飞跃。

305 03-25 23:03 建底座、强生态、高赋能,上海打造全球AI新高地

“上海这种将学术前沿、产业纵深与全球视野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正在重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版图。”

508 03-16 21:06 DeepSeek催人老:他们有了“炮灰”的觉悟 | 海斌访谈

“如果一个厂家有太多的学界、权威、层级很多,它的研发效率多半是比较慢的。”

336 03-14 10:20 武汉半月连发两文力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今年重点推动五大应用落地

五大应用为AI+机器人、AI+汽车、AI+PC/服务器、AI+手机、AI+眼镜互联网炒股融资

105 03-11 14:2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